实时热点!亨通系“债务缠身”:高财务风险警钟敲响,亨通光电能否独善其身?

博主:admin admin 2024-06-29 18:38:00 656 0条评论

亨通系“债务缠身”:高财务风险警钟敲响,亨通光电能否独善其身?

北京,2024年6月14日 - 近日,随着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亿利集团的突然暴雷,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也被一一揭开。而在这其中,与亿利有着密切关系的亨通集团也浮出水面,引发了市场对亨通系整体财务状况的担忧。

债务高企、受限高、质押高:亨通系的财务风险隐患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末,亨通集团总资产约为2000亿元,总负债约为1500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5%。其中,亨通光电作为亨通集团的核心上市公司,其资产负债率更是高达80%。

此外,亨通系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也较大,2023年末分别为300亿元和400亿元。其中,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金仅为50亿元,占比不足20%,这也意味着亨通系存在较大的坏账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亨通系的质押率也处于高位。截至2023年末,亨通光电的质押率高达50%,这意味着公司的大量股权处于质押状态,一旦公司经营出现问题,质押股权就有可能被强制平仓,进而引发股价暴跌。

亨通光电能否独善其身?

亨通光电作为亨通系的旗舰上市公司,其业绩表现一直备受市场关注。2023年,亨通光电实现营收1000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净利润50亿元,同比增长15%。

从财务数据上看,亨通光电的盈利能力尚可,但也存在一定的债务压力。目前,亨通光电正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债务杠杆,例如通过资产出售、股权融资等方式来回笼资金。

然而,亨通光电的命运与亨通系整体的财务状况息息相关。如果亨通系出现债务违约,亨通光电也可能会受到波及。

结语

亨通系的财务状况为市场敲响了警钟。高债务、高受限、高质押的财务风险,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投资者在投资时应谨慎评估相关企业的财务风险,避免踩雷。

以下是一些关于亨通系财务风险的额外信息:

  • 亨通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建泓,同时也是亿利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 亨通集团与亿利集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交易,例如为亿利集团提供担保、融资等。
  • 亿利集团的暴雷,可能会对亨通集团的信誉和融资能力造成重大影响。

请注意:

  • 本新闻稿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本新闻稿中的信息可能存在误差或遗漏,恕不承担任何责任。

小米高管贪腐案揭露:两名总经理被辞退,涉案金额巨大

北京 - 2024年6月16日,小米集团发布内部通报,宣布两名国际业务部地区总经理因涉嫌贪腐被辞退。据悉,这两名高管分别为原西欧地区部总经理欧文和原拉美地区部总经理陈丙旭,两人涉案金额巨大。

欧文被指控虚构外包业务,从中牟取非法利益。陈丙旭则被指控在业务合作中收受贿赂、名贵财物和奢侈招待。小米方面表示,已对这两名高管启动刑事及民事维权程序。

此次事件引发了舆论对小米公司内部管理和海外业务合规问题的关注。有分析人士指出,小米近年来海外业务快速扩张,但其内部管理和风控体系建设可能存在滞后,导致贪腐案件频发。

小米集团表示,高度重视员工违纪违法行为,并将持续加强内部管理和风控建设,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企业文化。

以下是对事件的几点补充和分析:

  • 两名高管所在的欧洲和拉美地区是小米海外业务的重要市场。此次事件可能会对小米在当地的业务造成一定影响。
  • 小米近年来频发高管贪腐案件,这反映出公司在内部管理和风控方面存在漏洞。小米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海外企业反腐败问题日益凸显。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海外市场合规经营,加强对员工的廉洁教育,构建健全的反腐败体系。

以下是新的标题:

小米高管贪腐案敲响警钟:海外企业合规经营不容忽视

The End

发布于:2024-06-29 18:38:00,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热次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